EARN x PROFIT:電商和零售營運者都應該要知道的兩個模型
介紹以顧客行為資料為基準的 EARN 模型,以及以顧客交易資料為基準的 PROFIT 模型。並透過兩個模型之間的交互應用,做到細膩的分群,並促進用戶的轉換。
以顧客交易資料做分群的 PROFIT 模型
每個品牌的經營業者,都越來越了解會員的重要性。越來越多工具的出現,也大幅降低了讓顧客加入會員的門檻。舉例來說,上圖是筆者這週末在日本位於筑波市的一間叫做 Kaitsuka 賣烤地瓜的實體店面的線下消費場景,他們透過提供 100 日圓的折扣,吸引線下消費的顧客加入 LINE 官方帳號,並透過「上傳消費明細即可抽獎」的行銷活動,試圖讓消費者加入 LINE 官方帳號的會員,以作為後續溝通的手段。但也不禁有幾個問題:
會員數越多就越好嗎?
花了 100 日圓換取了一個會員的加入, 然後呢?
品牌業主應該用怎樣的架構,來思考不同行銷活動的目標?
如果今天又結合了線上場景,身為電商或是零售業的運營者,我應該用怎樣的架構來思考我的會員策略呢?
如果我們把這間從筑波市起家,目前日本關東地區已經有 10 家分店的地瓜店作為範例,他所有的會員數有 100 萬人左右,其中這兩年內有消費至少一次的顧客有 40 萬人,佔所有會員的 40%;而購買兩次以上的顧客為 10 萬人,佔所有會員的 10%。也就是說,有 60 萬名會員在兩年內完全沒有消費。如果他們在兩年以前以每位會員 100 日圓的獲客成本讓他們加入會員,花費的總成本是 6 千日圓,但他們在這兩年貢獻的營收是 0,消費次數也是 0。
這些會員消失了嗎?為了更清楚了解這群會員的屬性,我們需要了解所謂的 PROFIT 模型。
PROFIT 是以會員交易資料為基礎,透過消費的週期,以及消費的頻率來將會員做分群。其實也就是傳統上所謂 RFM 模型的變形。
每個品牌的顧客終身價值以及顧客的消費週期都不相同。假設我們現在討論的品牌是以兩年來計算顧客的終身價值,且顧客的消費週期是半年。PROFIT 模型可以將品牌的會員或顧客分為六個群體:
P: Purchased,在半年內購買了一次的顧客。
R: Repeat Buyers,在半年內購買了兩次以上的顧客。
O: One-time Buyers,在兩年內購買過一次,但最近半年內沒有購買紀錄的顧客。
F: Former Champions,在兩年內購買過超過兩次,但最近半年內沒有購買紀錄的顧客。
I: Inactive Customers,註冊會員之後,還沒有任何消費紀錄的會員。
T: Terminated Customers,曾經消費過,但最近兩年內沒有購買紀錄的顧客。
PROFIT 的六群會員,彼此之間是不會重複的。但是身為一個會員,我卻會在這不同的會員群體之間移動,或是可以理解爲,我身上的 PROFIT 標籤會隨時間不斷的變化。以上述的線下消費場景為例,當我在排隊結帳看到「加入 LINE 即可獲得 100 日圓折價券」而掃描 QR code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時,我是屬於 I 這個群體的顧客。但當我完成第一次消費,用掉那個折價券後,我就進入到 P 這個群體。對於品牌來說,他的課題就是要如何將我升級成 R 群的顧客,因為如果不這麼做,隨著時間過去,我會慢慢變成 O,甚至進入 T 這個群體,這是品牌所不樂見的。
可惜的是,我們常見的情形就是,兩年內有消費的顧客,也就是 PROF 這四群顧客的總數,可能只佔所有顧客數目的 30%,另外可能有 50% 的會員已經進入到 T 這個群組,而另外有 20% 的顧客是註冊會員後,完全沒有消費過的 I 群組。
但這代表 I 和 T 這兩個群組對品牌就完全沒有興趣嗎?他們只是沒有購買而已,難道他們從來沒有關注過品牌的網站或是 IG 帳號,甚至是廣告訊息嗎?已經變心的前女友,難道他就真的對我一點感覺都沒有了?不會偶爾回來看看我的 IG,或是關心我的 LinkedIn 資訊是不是有換工作嗎?這就要介紹我們下一個 EARN 模型。
以顧客行為資料做分群的 EARN 模型
隨著最近幾年網站追蹤技術和 CDP 核心功能越來越成熟,事實上,儘管今天顧客沒有消費,只要他有和品牌的網站或 App,甚至在社群網路上做互動,品牌是有機會蒐集到這些資料的。而這些資料為什麼重要?因為每一個點擊,每一個搜尋,甚至每一個瀏覽,其實都透露消費者的購買意願。因此,我們是有機會透過消費者在網站或 App 上的用戶行為和用戶歷程做分析,甚至透過機器學習做預測。在消費者還沒真正結帳之前,預測出他們的購買意圖。
顧客資料平台 (Customer Data Platform,CDP) 也就是以這種行為資料作為基礎,得以補足 CRM 系統對於用戶理解的不足。我們甚至可以說,CRM 是「已經發生的交易數據」,品牌或零售業主可以用它來做分析和歸納,並且影響長遠的策略規劃;CDP 則是「正在發生或是即將發生的行為數據」,品牌或零售業主可以用它來預測消費者的購買意圖,甚至直接對會員做溝通,影響短期的績效。
EARN 模型即運用 CDP 所蒐集到的行為數據,將用戶分為四個群體:
E: Enthusiastic (熱衷型的顧客),近期內購買意圖最高的一群人,可能正在積極的比較價格,就只差臨門一腳幫助他們做決定。這種類型顧客通常數目最少,但也最容易驅動。
A: Anticipating (期待型的用戶),這些用戶已經有自己喜歡的商品,購買意圖也高,只是購買的意願還沒有熱衷型的顧客那麼高,但人數通常會比較多。提供合適的溝通訊息或是折扣,也有機會可以驅動他們轉換。
R: Researching (研究中的用戶),近期購買意圖一般,他們可能也還在研究自己的喜好,或是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別和特色。不容易驅動他們轉換。
N: No interest (沒興趣的用戶),近期不太可能會購買的用戶,沒有將品牌封鎖可能就不錯了。他們可能是剛買過,或是透過某一檔的活動而認識品牌或是加入會員。
這樣的分群方式,「時間」、「用戶行為」以及「即時性」這三個因素的影響非常大。在資料的分析上通常是看一到兩週內行銷活動檔期內的數據,但要針對用戶的行為,馬上做出預測和判斷,提供合適的行銷活動,刺激轉換,「即時性」就非常的關鍵。
EARN x PROFIT 交互應用
在理解了 EARN 和 PROFIT 這兩個模型之後,一般運營電商和零售品牌的行銷人員,常會有這幾個問題:
曾經在最近半年已經購買過兩次以上的顧客,是不是有最近還有很高購買意圖的顧客呢?他們會是我衝一波營收最好的機會!
在註冊但尚未消費的會員中,有多少人是有高購買意圖的?因為他們是我的機會所在,只要我可以說服他們完成第一次的購買,體驗了我們的產品,我有自信可以讓他愛上我們的品牌!
曾經購買過兩次以上,但最近半年沒有購買的顧客,這些是我認為淺眠的顧客。裡面有多少是有中高購買意圖的顧客呢?我們最近有一些蠻不錯的產品,只要我可以成功喚醒他們,體驗新的產品,我有自信可以讓他們重新愛上我們的品牌!
以上的這些問題,如果我們把 EARN 和 PROFIT 這兩個模型做交互運用,可以得到下圖的一個 4 x 6 的矩陣:
圖中的數字代表該群體中的人數,因此,我們可以知道:
的確,在我的 Repeat Buyers 忠誠客中,有 24,000 位顧客是有中高購買意圖的。如果我這個月的業績告急,他們肯定會是我優先想要轉換的顧客。
在註冊但還沒有消費過的顧客中,有 1,500 位會員是有機會轉換的。他們的數目不算多,但如果品牌對自己的產品有自信的話,這些會員會是我們優先希望轉換的潛在顧客。
淺眠的顧客中,也有 2,000 人是有高購買意圖的。可能因為最近品牌有一些行銷的活動,這些淺眠顧客被透過廣告或是電子報而帶入網站。即使還沒有完成購買,但行為的資料騙不了人,他們已經展現出蠻高的購買意願,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。
另外,我們也會看到在忠誠的顧客中,也有 22.5% (13,500/60,000) 是屬於毫無購買意願的。這是為什麼呢?他們不是品牌的忠誠顧客嗎?難道是因為他們變心了?
忠誠的顧客是該品牌中會持續回頭購買的顧客 (Repeat Buyers),穩定的回購率也代表了她們是影響品牌平均購物週期的人。如果忠誠顧客的平均購買週期是六個月,而越接近六個月,她的購買意圖會越高。但當她完成購買之後,她的購買意圖會降低,因為她近期的需求已經不在了。在 PROFIT 的模型中,她的標籤不會有任何改變,但如果我們同時也考慮 EARN 模型,事實上這位忠誠客的購買意圖是會改變的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如果我們要考慮行為類型的數據,資料的即時性如此重要。當顧客完成購買之後,即時更新她的購買意圖的標籤,會影響到品牌和這位顧客後續溝通的方式。
結論
這篇文章我們介紹了 EARN 和 PROFIT 這兩個顧客分群的模型。EARN 模型運用 CDP 所蒐集到的行為數據,希望可以預測消費者的購買意圖,即時對會員做溝通。PROFIT 模型則是用 CRM 中已經發生的交易數據,這些數據可以方便品牌業主做歸納和顧客分群,並且影響到品牌的策略規劃,畢竟,每個品牌業主希望增加的,不是會員的人數,而是會重複購買,帶動營收的忠誠顧客的比例。產品,通路,鋪貨,行銷活動的規劃,都是為了可以達到這個目的。而這篇文章著重在介紹和說明基本的模型架構,未來我們也會更著重在實際案例的探討。